墨香与诗韵交织,匠心与惊喜碰撞。2025年10月29日下午,旅游英语党支部精心策划的“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系列党日活动之“博物致知,致敬匠心”和“非遗拓印,诗词润心”在英美文化实训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与古典诗词之美巧妙融合,为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旅游英语党支部的党员教师们化身为跨文化体验的“研学导师”,悉心指导着每一位留学生。活动分为“瓷器挖宝”和“雕版拓印”两个体验环节,留学生们分组轮流参与,乐在其中。
“瓷器挖宝”环节是一派“考古发掘”的热闹景象。留学生们手持小工具,全神贯注地敲击着石膏盲盒,体验着探索未知的乐趣。随着石膏碎屑被一点点扫去,一个个玲珑小巧、纹饰精美的迷你瓷器终于“破土而出”。同学们惊喜地又小心地将瓷器捧在手心,仔细端详,听教师双语讲解瓷器文化内涵,并学习中文讲法。这不仅是一次寻宝,更是一次与中国“瓷文化”和匠心故事的对话。随后,留学生们将亲手挖出的瓷器郑重地放入“中国瓷器微型博物馆”展示柜,在郑重的仪式感中成为这件瓷器的守护者。
在“雕版拓印”环节,一份份印有中、英、俄三语解析的唐诗宋词,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成为了连接古今、跨越国界的文化桥梁。留学生们兴致盎然地对照着拼音,一字一句地尝试朗读这些千古名篇。随后,在党员教师的示范下,他们小心翼翼地为雕版刷上墨汁,将宣纸轻柔覆盖,再用特制工具反复拓印,在此过程中学习用中文描述每个动作和相关名词,沉浸式学习。“快看!太神奇了!”当一张张黑白分明、字迹古朴的诗词拓印作品在自己手中诞生时,现场爆发出阵阵欣喜的赞叹。留学生艾莎兴奋地展示着自己拓印的作品《相思》,“我好像触摸到了千年前的中国,感觉太棒了!”
手作的温度,点燃了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在活动尾声,大家手捧着自己的拓印作品,再次情绪饱满地朗读起上面的诗词。这一次,他们的声音里多了几分理解与共鸣。在党员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不仅理解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月下思乡,也感受到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与气魄。诗词的韵味,中文的魅力,在这一刻真正地浸润了他们的心田。
此次党日活动是旅游英语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专业特色深度融合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活动将中华文化传播策略从单向“讲述”升级为双向“共创”,亲手制作的经历内化为留学生同学独特的“中国记忆”,作品则成为他们向海外亲友分享个人故事的最佳媒介。这种以“在地体验”培养“自发传播者”的模式,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中国故事鲜活的讲述者。支部书记卢凤萍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可触摸、可感知、可体验’的方式,让留学生们不再是文化的旁观者,而是亲历者。当他们亲手‘发掘’一件瓷器、亲手拓印一首诗,中国故事便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温度、有情感的个人记忆,在活动体验中深度探寻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活动深受留学生的喜爱,取得了很好的活动成效。旅游英语党支部将继续依托专业优势,持续打造“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系列活动,创新党建载体,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国际友谊的道路上,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更多中国故事融入世界青年心中,让文明交流之美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友谊之花。




(来源:旅游外语学院 撰稿:高玥 审核:卢凤萍、陈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