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学院隆重举办“运河文脉 旅享华章”2025年专业文化艺术节活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科技教育处副处长胡俊波,学院党委书记叶凌波,党委副书记、院长操阳,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长三角旅游职教联盟成员单位,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政行校企合作嘉宾出席活动。
本届专业文化艺术节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载体,结合学院专业特色,设置5大功能区域,涵盖64个项目,开设80家创新创业门店,覆盖27个专业、吸引6000余名学生参与。活动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聚焦文旅产业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创新应用,集中展现青年学子对文化遗产“两创”的探索实践,为培育文旅传承人才筑牢根基。
操阳在致辞中指出,专业文化艺术节既是培育学生爱国情怀、审美素养与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学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三全育人”与“五育并举”方针的具体实践。她强调,活动将凝聚校地企智慧力量,强化文化育人功能,助力培养信念坚定、本领过硬的文旅创新人才。

开幕式上,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副馆长徐飞代表合作单位表态,将深化馆校资源对接,为数智文旅人才培养提供支撑。随后,五育实践教育基地、人工智能文旅应用基地等5个校企合作基地依次揭牌,学院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江苏天目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问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幺麻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文博机构及行业领军企业,围绕民俗非遗传承、旅游文化国际传播、主题乐园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文旅应用及烹饪餐饮创新等领域,共建多个实践教育基地、产业学院及合作平台,通过深化馆校合作与产教融合,协同开展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旨在构建多元协同的育人共同体,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


捐赠环节彰显校企协同育人温度。幺麻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捐赠60万元支持“智慧餐饮产业学院”建设;优特智厨等3家企业捐赠总价值16万元的智能烹饪设备,助力实训基地建设。南京博物院向人文艺术学院捐赠320套《江苏“技”忆》等图书,为研学教育提供文化支撑。

现场还举行4项馆校合作签约仪式,学院分别与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单位达成合作,涉及实习实训、科研转化、资源共享等领域。南京图书馆特别捐赠清代彩绘本《运河全图》复制件,为运河文化研究提供珍贵资料。

同期,全国高校旅游类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启动,搭建起全国旅游院校创新实践平台。随后,叶凌波宣布艺术节正式开幕。


本届文化艺术节活动精彩纷呈。人文艺术学院联合基础教学部打造了“运河风物・匠心传承”非遗体验区,集中展示云锦织造、漆染手作、金箔描画等九大类非遗手工艺,让师生在亲手实践中感悟运河文化的匠心传承。旅游管理学院则设置了“运河足迹・身临其境”互动体验区,通过漕运闯关、诗词解谜、漕船拼装等趣味项目,生动再现了古代运河的繁荣景象。酒店管理学院以“运河新韵・焕活文旅”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从专业服务礼仪、主题民宿微景观到智能服务机器人、AI对弈平台等前沿应用,全面呈现了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
在“运河思源・知行合一”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图书馆联动,共同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思政氛围。参与者既可体验绳结编织、古法造纸等非遗实践,也能通过红色历史展陈、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等活动,深刻感受运河文脉与红色文化的交融共振。图书馆特别设置的雕版印刷、活字体验与漆扇制作项目,更是让传统古籍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
“运河食集・创味食尚”区成为全场焦点。烹饪与营养学院通过隆重的拜师仪式、运河美食文化节和非遗美食成果展,系统展示了“食育+职业素养”的培养模式。旅游外语学院则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双语雨花茶讲堂、南京白局表演及多国美食文化互动,以运河为纽带,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此外,室内学术交流与文化深化区同样亮点频出。图书馆不仅举办了“沿着运河读中国”主题特展,展出了珍贵的《运河全图》复制件,还同步开展了抗战文献展和阅读挑战赛,让师生沉浸式感受运河文化,在回望历史中厚植爱国情怀。
本届专业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是伟德国际victor1946深化“三全育人”、推动“五育并举”的生动实践。活动以运河文脉为纽带,将文化传承、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充分展现了学院在文旅融合新时代的育人成果与创新活力。未来,学院将继续携手政行校企各方力量,夯实协同育人平台,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旅英才、谱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